審核發佈 | 三聯.CREATIVE
乾隆十六年(1751年),孝心滿懷的乾隆為了侍奉年屆六旬的皇太后南下游賞,仿效聖祖康熙皇帝的南巡舊例,從北京出發,最後從紹興回鑾。全程五千八百餘里,歷時一百一十二天,並“以御制詩意為圖”的原則,令宮廷畫師徐揚描繪出12捲、總長154.17米的《乾隆南巡圖》。
“春雲欲泮旋濛濛,百頃南沏一棹通。回望還迷堤柳綠,到來才辨榭梅紅。不殊圖畫倪黃境,真是樓臺煙雨中。欲倩李牟攜鐵笛,月明度曲水晶宮。”這是《煙雨樓用韓子祁詩韻》,乾隆南巡期間所作的眾多詩作中的一首。《乾隆南巡圖》背後,眾人皆知是乾隆十六年南巡的情景,卻不知這六次南巡,除了體察民情、閱視黃淮河工等緣由外,更多的是源自皇太后與乾隆皇帝對江南園林如痴如醉般的熱愛。
2022年3月18日,北京內城人文豪宅天壇府·九闕召開產品發佈會,名流聚集的產品發佈會上,除了令人翹首以待的新產品成功發佈,其《乾隆南巡圖》的伴手禮一時間也成為大家所關註的焦點。《乾隆南巡圖》12捲的恢弘巨制,生動的風土人情、地方風貌及沿途經濟文化繁榮等景象,以及栩栩如生的人物、娟麗的江南風景,引發眾人對《乾隆南巡圖》及其背後故事強烈的好奇。而天壇府·九闕又跟這幅畫捲又有着怎樣的聯繫呢?
對江南的深愛
盡書其中
也許是風荷晚香,也許是桃塢烘霞,也許是曲澗泉鳴,也許是那一抹氤氳。對於江南的情愫,讓乾隆對於明媚的南方始終有一種特殊的寄托。六下江南,足跡遍及蘇、杭各地,江南深深吸引着這位“文治武功”彪炳史冊的乾隆大帝,對來自北方的乾隆而言,北方天似穹廬蓋四野、駿馬秋風雄心壯志是人生的追求,江南的杏花春雨、低吟淺唱、小橋流水人家,則是生活的理想,此後,為了追尋心中的理想,乾隆皇帝又五次下江南,江南山水令其久久不能忘,無論是奇山秀水,抑或一塊拾取的太湖石,都讓他想帶回北京。
某江南園林秀麗一景
《乾隆南巡圖》共分為“閱視黃淮河工” 、“駐蹕姑蘇” 、“駐蹕杭州”、“江寧閱兵”等十二捲,描繪了乾隆此次南巡所見的錦繡江南、人文風物。其中第四捲《閱視黃淮河工》,以視察黃淮為主要內容,描繪乾隆皇帝渡過黃河後,當日和次日視察黃河、淮河、運河和洪澤湖四大水系匯合處工程的場景,水面波光粼粼,沿岸樹木蔥蘢,儘是太平盛世好風景;第六捲“駐蹕姑蘇”,全捲以進姑蘇城為主題,再現了乾隆離開鎮江途經無錫,乘坐龍舟進入蘇州城後乘騎御馬巡游的情形,古樸秀雅的姑蘇,繁花錦簇之間的繁盛景緻,也成為了乾隆皇帝難以忘卻的夢;第八捲《駐蹕杭州》描繪了乾隆皇帝眼中的繁華杭州城、及南巡隊伍游覽西湖蘇堤的情景,第十卷“江寧閱兵”則呈現了乾隆在金陵城內演武場檢閱當地駐軍的盛大場面,一捲捲江南盛景,將乾隆皇帝首次南巡5800餘里的美好記憶盡納其中。
江南勝景之代表——西湖
在北京內城
重溫乾隆的江南夢
“春來江水綠如藍。能不憶江南?”不只是乾隆,眾多文人墨客對於江南的嚮往,都十分深厚,可是在內城北京一處復刻江南庭院,抑或是江南名園的住處,實屬遍尋難獲。近日,令人欣喜的是,東城二環、600餘年曆史的天壇旁,誕生了一處百萬方的山水畫捲——天壇府·九闕,一座以歷史名畫《乾隆南巡圖》為藍本,借鑒蘇州拙政園、留園,南京煦園、瞻園和杭州西湖的造園手法與典故,用中國“移天縮地於君懷”的藝術手法,打造乾首凝輝、御道中鸞、門庭顯赫、四水歸堂等“三捲九境”二十八景,漫步之間,移步異景,儘是怦然心動的庭園美學。同時,園區還引入三維健康、全齡友好、人文關懷等設計,如療養花園、便捷跑道、兒童游樂設施、鄰裡客廳等,讓蘊含著故事的人文園林,將美滲透進生活的每一個角落。結合國風會所的營造,為居者量身定製出一處高端圈層社交場所,打開恢弘山水畫捲中的庭院生活。
蘇州拙政園春景風光
為期待回歸內城,嚮往中國院落生活的人們打造的130萬方內城低密院落,由國匠北京城建打造,7-10層內城低密府院,在戶型設計層面,天壇府·九闕還以古法庭院為思考,打造建築面積約150-280平米九境府院,以中國建築至高府宅形制,成就南北對稱通透格局,層層遞進營造玄關、會客廳、餐廳等科學合理的歸家動線,打造南向三面寬雍容尺度,以寬闊廳堂,盛載365日的美好笙歌,同時營造主卧套間與270 度轉角窗設計,見證春生、夏長、秋收、冬藏的美好變遷,讓中國人骨子裡對於自然與浪漫的嚮往,在主卧的居室內就能得以實現。
據悉,2022年4月剛剛開盤的三期產品天壇府·九闕,開盤1小時就收穫50億的熱銷成績,一、二、三期開盤至今僅8個月時間已經實現130億的銷量,未來,伴隨着項目新地塊的加推,期待回歸內城,回歸低密庭院生活的您,不妨前往體驗一下。
天壇府·九闕建築效果圖
設計排版丨毛思雨
圖片來源丨北京城建地產、視覺中國
歡迎轉發到朋友圈,轉載請聯繫後臺